烏干達暴雨不斷災情嚴重 已300死、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日期:12/11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內文:
烏干達數周的降雨造成嚴重的水災,根據紅十字會8日表示,已發現17名屍體,死亡人口持續增加,目前仍有許多人失蹤。這也是上周暴雨,烏干達地區最新公告的死者數據。
綜合外媒報導,自10月起,東非各國遭到暴雨的侵襲,包括烏干達、肯亞等國。根據聯合國資料,過去兩個月中,洪水和山區滑坡摧毀了東非大部分地區,造成近300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東非國家正在經歷第二個雨季,該雨季已在大部分地區達到頂峰。烏干達國家氣象局預測,整個12月將繼續出現強降雨。暴雨在烏干達低窪地區造成了破壞性的洪災,並在山區造成了滑坡。破壞性的災害襲擊了烏干達各地的種植園和農作物。
根據飢荒預警系統網絡(Famine Early Warning Systems Network)的數據,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大雨使東非部分地區遭受嚴重破壞,非洲之角的降雨量比平均水平高出300%(10月至11月中旬)。
心得:
對於如此極端氣候變遷的議題,就要延伸到過去的所談及,面對氣候變遷的同時,更重要的事情,不是調適,或是回復力,而是人權的基本問題,再面對氣候變遷的時候,很多人因為居住的氣候變化,所以變成了氣候難民,又有人可能因為氣候變遷的問題,導致農糧作物產量減少,因此爆發飢荒。
是故再面對氣候變遷的時候,我們思維的出發點應該是人權,若人權觀念今天沒有落實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縱使面對氣候變遷所提出相關的因應方法再有效、再完善,也可能會有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因此,落實基本人權和保障基本人權,才是氣候變遷之所以需要被處裡的立基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