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系級:政三A / 06114117 / 劉晴瑄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21812

北美鳥兒越變越小隻 專家:都是暖化惹的禍

每年春秋遷徙季都有鳥兒撞上美國第3大城芝加哥的高樓大廈而死,研究人員1978年起年年撿拾鳥屍並逐年測量記錄,意外發現鳥兒體型越變越小。
他們研究7萬716隻在1978年至2016年間撞死的鳥兒,發現鳥兒平均體型逐年縮水,翼展卻變長了。
研究人員說,這顯示氣候暖化造成北美特定鳥種尺寸縮小,而全世界各地情況或許都是這樣。他們引述物種在較暖地區體型通常較小而在較冷地區體型通常較大的所謂「伯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來解釋物種或許會隨氣溫升高逐漸變小的現象。
這份研究著重在52種鳥兒,大部分是鳴禽,包括麻雀、黃鶯、畫眉等在北美成長,在芝加哥南部過冬的鳥種。根據研究人員的測量與秤重,過去這40年間,所有52種鳥兒都越來越小隻,平均身體質量減少2.6%,腿骨長減少2.4%,但翼展增加了1.3%,或許就是這些鳥兒體型變小仍可長途遷徙的原因。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環境與永續學院(School for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生物學家威克斯(Brian Weeks)說:「換言之,氣候變遷似乎改變了這些物種的大小和外型。」
負責測量鳥兒的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榮譽館藏管理者鮑以爾(Dave Willard)也說:「大家幾乎都同意氣候越來越暖,但自然界受影響的實例現在才要漸漸浮現。」研究刊登在科學期刊「生態學報告」(Ecology Letters),威克斯是報告主要執筆人。
心得:
這個世代,人面臨的不只是更加複雜的國際關係,其中牽扯的還有環境資源的分配,極端氣候的影響對國際社會有極密切的關係,包含糧食問題,生態問題,國際貿易問題等等,這篇文章所論述的問題便是因為氣候的變遷,改變了生物的生存,進而影響生態,而這些都是我們對大自然的破壞,需時時警惕,不要傷及無辜的自然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第十二次大事紀 (補交)

澳洲野火災情跨年後持續擴大 下雨仍無緩解 系級 : 政二B 姓名 : 張峰瑋 學號 : 06114251 出處 :2020年01月07日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22465 內容: 澳洲2019年進入乾季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