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第十一次大事記

政三A 邱紹齊 06114124

各國提出長期能源轉型 環團批政府消極

資料出處:TEIA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21815
時間:2019/12/06

內文: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正在西班牙舉行,地球公民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指出,世界各國提出到2050年的長期能源轉型政策,但台灣消極面對,缺少具體政策,以及執行方案。
對抗氣候變遷,早已成為世界各國的主要課題,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正在西班牙舉行。不過,台灣因政治因素無法參與,地球公民基金會4號召開記者會,指出全球有70%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與能源有關,因此,世界各國紛紛紛提出到2050年的長期能源轉型政策,而台灣卻缺少2025年到2050年的具體政策,以及執行方案。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表示:「我們也訂定一個目標,就是我們2050年的排碳量要比2005年的減半。但是比較可惜的事情是,具體來說我們到底要怎麼落實這個很有挑戰性的目標?」
李翰林說,台灣近一、兩年碳排放量仍持續增加,政府單位應採取更積極的轉型策略。而課徵能源稅、碳稅,是世界各國主要抑制碳排放的方式,李翰林指出,這是秉持污染者付費精神,收取碳稅可以用來改善氣候變遷,促進社會公益。
李翰林表示:「聯合國秘書長就開了一個記者會,他非常強調碳定價以及污染者付費的概念。但是回頭來看,台灣的碳稅跟能源稅,這10年來開的能源會議不斷地被提到,但到目前來講還是毫無進展。」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董事戴興盛也說:「把這個能源稅、碳稅所課徵的稅額用在社會福利像長照或者是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是很重要的政策目標。」
阻止地球暖化,已經刻不容緩,但台灣2018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竟還比2005年成長8%。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政府別再消極面對,跟上世界潮流,思考可行辦法,否則,訂下2020年階段減排目標,恐怕只會淪為口號。
心得:
台灣在世界上已是相對權力弱勢的國家,若要能在國際上更有話語權的話,應是將自身能力或是表現能被國際看見,因此跟上國際的潮流提升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即便世界碳排放規範對台灣來說並無實質的約束力,但台灣能藉由自我要求讓政治條件更為優勢,且也同時能為氣候變遷的扭轉盡力,因此台灣應該藉由各種方式,像是參照別國案例來制定法規,嚴苛的訂定碳排放標準,並設立苛責單位,讓執行上更能完善、有效的達成目標,達成特定的政治目標、藉由能源稅、碳稅的稅收來完善台灣的其他福利政策以及挽回氣候變遷的劣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第十二次大事紀 (補交)

澳洲野火災情跨年後持續擴大 下雨仍無緩解 系級 : 政二B 姓名 : 張峰瑋 學號 : 06114251 出處 :2020年01月07日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22465 內容: 澳洲2019年進入乾季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