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第十一次大事記

系級:政三B
姓名:蔡博宇
學號:06114244

北美鳥兒越變越小隻 專家:都是暖化惹的禍
時間:2019/12/05 13:31
出處: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12050130.aspx
作者: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鄭詩韻編譯,徐睿承核稿

內容: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每年春秋遷徙季都有鳥兒撞上美國第3大城芝加哥的高樓大廈而死,研究人員1978年起年年撿拾鳥屍並逐年測量記錄,意外發現鳥兒體型越變越小。

    他們研究7萬716隻在1978年至2016年間撞死的鳥兒,發現鳥兒平均體型逐年縮水,翼展卻變長了。

    研究人員說,這顯示氣候暖化造成北美特定鳥種尺寸縮小,而全世界各地情況或許都是這樣。他們引述物種在較暖地區體型通常較小而在較冷地區體型通常較大的所謂「伯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來解釋物種或許會隨氣溫升高逐漸變小的現象。

    這份研究著重在52種鳥兒,大部分是鳴禽,包括麻雀、黃鶯、畫眉等在北美成長,在芝加哥南部過冬的鳥種。

    根據研究人員的測量與秤重,過去這40年間,所有52種鳥兒都越來越小隻,平均身體質量減少2.6%,腿骨長減少2.4%,但翼展增加了1.3%,或許就是這些鳥兒體型變小仍可長途遷徙的原因。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環境與永續學院(School for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生物學家威克斯(Brian Weeks)說:「換言之,氣候變遷似乎改變了這些物種的大小和外型。」

    負責測量鳥兒的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榮譽館藏管理者鮑以爾(Dave Willard)也說:「大家幾乎都同意氣候越來越暖,但自然界受影響的實例現在才要漸漸浮現。」

    研究刊登在科學期刊「生態學報告」(Ecology Letters),威克斯是報告主要執筆人。(譯者:鄭詩韻/核稿:徐睿承)1081205

心得:
    氣候暖化對地球帶來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不僅使人類生活遭受威脅,更對生態系統造成難以回復的改變。過去我們常聽到由於氣候暖化使蚊子分布區域擴張,致使傳染病四處蔓延,然而那僅僅是生態環境的改變,如今竟連物種本身都深受影響。

    根據研究指出,每年春秋遷徙途經美國芝加哥的鳥兒體型逐漸縮水,過去40年間所有52種鳥兒均愈來愈小隻,平均身體質量減少2.6%,腿骨長減少2.4%,翼展卻增加了1.3%。這樣的變化不僅說明鳥兒對遷徙進行的適應,更說明暖化愈發嚴重。

    以伯格曼法則而言,生活在較暖區域的物種一般來說體型較小,生活在較冷區域的物種則體型較大,這可以對應全球暖化愈發嚴重的趨勢。自此,我們認知到全球暖化不僅對地球環境帶來改變,更會對物種造成影響,未來的案例必將層出不窮。

    對地球生態系統來說,任何不屬於自然的演化、適應都是不正常的,人類活動帶來全球暖化的影響正對自然造成威脅。倘若不能及時進行減碳、適應,有朝一日逾越自然環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屆時必將出現無以回復的毀滅,人類終將自取滅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第十二次大事紀 (補交)

澳洲野火災情跨年後持續擴大 下雨仍無緩解 系級 : 政二B 姓名 : 張峰瑋 學號 : 06114251 出處 :2020年01月07日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22465 內容: 澳洲2019年進入乾季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