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第九次大事記

系級:政三B
姓名:蔡博宇
學號:06114244

無視巴黎氣候協定 全球化石燃料產量遠高於限制
時間:2019/11/21 01:56
出處: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11210007.aspx
作者:中央社巴黎20日綜合外電報導,張正芊編譯,劉學源核稿

內容:
    (中央社巴黎20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和頂尖研究團體今天發布報告警告,全球已規劃或準備進行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產量,將遠遠超越抑制全球暖化讓地球維持適合人居所需的產量目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和4個氣候變遷研究中心聯合發布報告指出,全球預計生產的化石燃料總量,較為了讓地表溫度較工業革命前水準升高不超過攝氏2度所容許的燃燒量,超出達50%。

    若將地表升溫幅度限制在攝氏1.5度,則計劃中的化石燃料產量將較容許數量超出1倍多。2015年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要求將全球暖化限制在遠低於攝氏2度水準,可能的話僅升溫攝氏1.5度。

    儘管截至目前全球僅升溫攝氏1度,但全世界已出現逐漸增強的致命熱浪、洪災和超級風暴,而超級風暴因海平面加速上升而破壞力更強大。

    研究人員警告,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的「過度投資」,與未來數十年必須大幅縮減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兩者直接相衝突。

    聯合國去年發布的報告斷定,若要抑制地表升溫僅攝氏1.5度,則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必須在2030年底前減少45%,並於2050年底前達到「淨零排放」。

    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美國中心主任賴薩魯斯(Michael Lazarus)表示:「我們首次展現,巴黎(氣候協定的)溫度目標,和各國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計畫及政策,兩者間落差有多巨大。」

    報告還說,其中煤炭預計產量和巴黎協定目標落差最大。各國計劃於2030年底前生產的煤炭,較暖化抑制在攝氏2度所容許產量多出150%,也較抑制在攝氏1.5度所容許產量多出280%。

    中國是全球最大煤炭生產國,2017年占全球產量超過40%。中國煤炭產量自2000至2013年暴增一倍,在短暫減少後又恢復成長趨勢。(譯者:張正芊/核稿:劉學源)1081120

心得:
    由於京都議定書即將到期,且諸如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及日本等國不是未經國會批准就是相繼退出協議,使曾有183個國家通過、規範全球61%以上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終究歸於平凡。有鑑於此,巴黎協定便成了新時代的替代方案。

    然而,即便聯合國195個國家全數參與了巴黎協定,確立了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基準2℃內之目標,終究無法消除人們對該協議之疑慮。對締約國而言,巴黎協定是沒有約束力的,全憑各國自主推動,最多只能藉由談判施壓。

    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總目標而言,減少化石燃料的生產必然是其重要一環。然而,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化石燃料產量比容許範圍多出150%,其中又以中國、開發中國家為大宗。由此可見,巴黎協定的約束力、規範對象是模稜兩可的。

    觀察巴黎協定之減碳成效,我們發現全球暖化仍然在持續加速。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7年增長了2%,無疑是對甫通過協議的各國是一種打擊。我想,巴黎協定的存在有其必要,未來必須形塑更強力的約束力,避免協議內容淪為空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第十二次大事紀 (補交)

澳洲野火災情跨年後持續擴大 下雨仍無緩解 系級 : 政二B 姓名 : 張峰瑋 學號 : 06114251 出處 :2020年01月07日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22465 內容: 澳洲2019年進入乾季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