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蔡博宇
學號:06114244
南韓抗空汙 將關閉最多15座燃煤發電廠
時間:2019/11/28 14:24
內容:
(中央社首爾28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能源部今天表示,為減少空氣污染,將把境內1/4燃煤發電廠於今年12月到明年2月停止運轉,估計其餘3/4應足夠供應冬季所需用電。
南韓的總統委員會今年9月建議於12月到明年2月之間關閉多達14座燃煤火力發電廠,到明年3月要關閉27座,以提升全國反污染措施。
南韓是亞洲第4大經濟體,約有60座燃煤發電廠,發電量占全國電力的40%,但專家表示,燃煤導致全國空氣品質惡化。
能源部在新聞稿中表示,未關閉的燃煤發電廠在今年12月到明年2月間會持續運作,負荷量不到80%。
南韓於今年3月到6月暫停幾座老舊燃煤發電廠的運作;恢復運作後,有空氣污染氣象報告發布時,就把這些電廠的運作負荷量上限設在80%。
能源部預料今年冬天的用電需求將於明年一月第4週達到高峰,約8萬8600百萬瓦特(MW),若有突然來襲的極端寒流,可能達到9萬1800百萬瓦特,由於12月到2月供電盈餘超過1萬1350百萬瓦特,應可滿足用電需求。(譯者:曾依璇/核稿:蔡佳敏)1081128
心得:
因應後京都議定書時代來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各締約國於COP 21一致通過巴黎協議,形塑「為達成共同目標,依各自能力承擔不同責任」的共識。然而,巴黎協議之「國家自訂貢獻」是否有制約能力?如何要求各締約國履行其減碳責任?
以課堂上的討論而言,對於巴黎協議老師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並預期它將建構國際彼此監督、制衡的氣候治理機制。然而,2018年的碳排放量相較於2017年卻成長了1.7%,預計到了2019年仍舊會持續增長,何以訂立規約後碳排放量不減反增?
我想,箇中問題正是出在「國家自訂貢獻」的界定太過模稜兩可。倘氣候變遷之負面效果不及於國家現況,又有哪個政府願意投入大量技術、資金發展節能減碳?以南韓情況而言,若非空氣汙染已經影響國民生活,只怕火力發電仍將運行不輟。
作為有最多國家領導人參與的一屆,COP 21被視為「拯救地球最後、最佳的機會」,一旦不能懸崖勒馬,地球環境必將走向萬劫不復之境地。2023年預計將進行巴黎協議成效的第一次檢視,期待屆時能制定更有力的機制,落實巴黎協議之內容。
(中央社首爾28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能源部今天表示,為減少空氣污染,將把境內1/4燃煤發電廠於今年12月到明年2月停止運轉,估計其餘3/4應足夠供應冬季所需用電。
南韓的總統委員會今年9月建議於12月到明年2月之間關閉多達14座燃煤火力發電廠,到明年3月要關閉27座,以提升全國反污染措施。
南韓是亞洲第4大經濟體,約有60座燃煤發電廠,發電量占全國電力的40%,但專家表示,燃煤導致全國空氣品質惡化。
能源部在新聞稿中表示,未關閉的燃煤發電廠在今年12月到明年2月間會持續運作,負荷量不到80%。
南韓於今年3月到6月暫停幾座老舊燃煤發電廠的運作;恢復運作後,有空氣污染氣象報告發布時,就把這些電廠的運作負荷量上限設在80%。
能源部預料今年冬天的用電需求將於明年一月第4週達到高峰,約8萬8600百萬瓦特(MW),若有突然來襲的極端寒流,可能達到9萬1800百萬瓦特,由於12月到2月供電盈餘超過1萬1350百萬瓦特,應可滿足用電需求。(譯者:曾依璇/核稿:蔡佳敏)1081128
心得:
因應後京都議定書時代來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各締約國於COP 21一致通過巴黎協議,形塑「為達成共同目標,依各自能力承擔不同責任」的共識。然而,巴黎協議之「國家自訂貢獻」是否有制約能力?如何要求各締約國履行其減碳責任?
以課堂上的討論而言,對於巴黎協議老師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並預期它將建構國際彼此監督、制衡的氣候治理機制。然而,2018年的碳排放量相較於2017年卻成長了1.7%,預計到了2019年仍舊會持續增長,何以訂立規約後碳排放量不減反增?
我想,箇中問題正是出在「國家自訂貢獻」的界定太過模稜兩可。倘氣候變遷之負面效果不及於國家現況,又有哪個政府願意投入大量技術、資金發展節能減碳?以南韓情況而言,若非空氣汙染已經影響國民生活,只怕火力發電仍將運行不輟。
作為有最多國家領導人參與的一屆,COP 21被視為「拯救地球最後、最佳的機會」,一旦不能懸崖勒馬,地球環境必將走向萬劫不復之境地。2023年預計將進行巴黎協議成效的第一次檢視,期待屆時能制定更有力的機制,落實巴黎協議之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